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如何加快形成基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近年来,遵义市仁怀市认真落实“党建引领·四有红城”示范创建要求,围绕“四渡先锋”基层党组织创建,积极探索城市社区治理新理念、新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今年63岁的王从江入住盐津街道两路口社区誉府世家小区3年。在他和老伴记忆里,要说住得既舒心又省心,还是从去年开始。
“健身器材随处可见,山体公园下楼就到,电梯故障马上有人修,一到节假日就有活动,偶尔还社区还会放电影。”掰着手指头,王从江一一细数。一旁,老伴接过话头,“社区、‘红色业委会’、物业一起为大家服务,能不好嘛。”
两路口社区辖4个小区、51栋楼,约8587户3.5万人,属于典型的新建型商业住宅社区。2022年,业主多次到社区反映小区公共收益无人监管、停车乱无人处置、物业收费高无人调解等问题。
如何破解社区干部少、服务人口多的问题?如何发动业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自治效能?“通过大量走访,我们收集到最多的意见就是要成立业委会。”两路口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蒲宗强回忆。
把居民建议意见落实到行动上。两路口社区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业委会选举工作全过程,严把筹备关、人选关、选举关,最终通过投票选出包含6名党员的11名业委会成员,成立功能性党小组。
“以前小区公共设施坏了,都是业主自己凑钱修,不够的话就四处化缘,很被动。现在,‘红色业委会’整合小区公共收益,光是电梯广告一年就有8万元,需要资金,大家开会讨论表决,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业主服务也更有底气。”业委会主任王怀玉说。
“红色业委会”建设是仁怀不断深化“红色物业”创建、提升基层治理质效的关键一招。仁怀市以业委会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建设,把党的组织延伸到小区,切实破解城市社区治理中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不足问题。
“城市社区治理‘最先一公里’在小区,要把大型社区管好,只有前移红色阵地,把一个个小区治理好,社区治理水平自然就提升了。”蒲宗强说。如今,“红色业委会”、物业、小区业主等各方资源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解矛盾,群策群力优服务,拉动城市社区治理成效全面提升。
10月28日,盐津街道苗圃社区金庆花苑小区E栋,79岁的居民谢天强与她的四姐妹坐在沙发上唠家常、忆往事,欢笑声不绝于耳……“这是住进小区以来我们姐妹第一次聚在这里,多亏楼栋加装了电梯,现在不仅能短聚还能长住。”谢天强感慨。
何乔是金庆花苑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2019年入住后,小区的居住环境成了他的烦心事。“当时没电梯、没监控、没车位、垃圾多”回想刚搬来时的场景,何乔直摇头。
金庆花苑小区建于2005年,由于建成时间早且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小区内基础设施“老龄化”严重,停车无序、垃圾遍地,脏乱差成了小区的标签。
2020年,何乔向社区提议筹建自治管理委员会。经过多次商讨协调,2023年5月,在盐津街道办事处、苗圃社区的帮助下,由党员、退休干部、在职职工和群众组成的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成立。
“我们在小区安装了16个无死角摄像头、16盏太阳能灯,在前后门安装了两套车辆自动电子识别花杆,并在值班室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最大程度加强治安管理。”何乔介绍。
漫步在小区,地面平整干净,绿化错落有致,停车位划分整齐。“这个位置以前是花坛,我们填铺2070平方米的沥青路面,规划停车位62个,居民的停车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自管委主任王正忠说。
环境变好了,居民心气也顺了,想着让居民出行更方便,自管委号召各单元楼居民自筹资金加装电梯。
从E栋一楼乘电梯到四楼,十几秒就能到达,电梯间走廊干净整洁,摆满了绿植。“我们已经在这住了一个多星期了,早上晨练傍晚散步,有了电梯想出门就出门,小区管理得好,我们住得很开心。”三姐谢天勇连连点赞。
“自管委就像一座桥梁,搭建起了社区和居民沟通新通道,让基层治理更趋高效,服务群众更加精准。”苗圃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小青介绍,近年来,社区分类采取建立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委员会的方式,在辖区内组建3个自治管理委员会,发动群众自筹资金20万元,协助社区解决了消防通道占用、电路隐患、飞线件。
夜幕降临,位于盐津街道的国酒城商圈正热闹。铁板鱿鱼、特色炸串、卤味小吃 、鲜榨果汁……天气渐凉,大批市民热情不减,城市烟火气升腾。
国酒城商圈是仁怀市区最繁华的商圈之一,超过2000户商户入驻,日均人流量5万余人次。
与商圈唇齿相依的是国酒城小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区业主与商铺之间矛盾不断。“外部车辆多,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外来人口可以随意进出,小区存在安全隐患……”
商圈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仁怀市以党建“破题”,不断探索做好商圈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按照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好、服务意识好、公益心强的‘三好一强’标准,成立由盐津街道、行业部门、资管公司、物业公司、业委会和主要经营主体代表构成的首届商圈自管委,专注商圈治理,切实帮助商户排忧解难。”盐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商圈自管委主任穆佑才介绍。
天鸿物业公司客服部经理万芳作为商圈物业公司代表,当选商圈自管委成员。如今,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万芳还需兼顾选派巡逻小组,在规范夜摊经济的同时,确保卫生、噪声等不会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生活作息。“每一名自管委成员都需定期到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值班,为找上门来的商户解决急难愁盼。”
为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服务群众、商户,盐津街道还依托商圈现有的3个两新组织党支部,牵头成立功能型党总支,由商圈自管委主任担任商圈党总支书记,社区党支部书记、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党员代表任商圈党总支委员,实现社区党组织、商圈党组织、商圈自管委、业委会和物业企业“交叉任职”,建立“街道党工委+商圈党总支+商业党支部+党员示范店”的“大党建”组织架构。
党组织发力,自管委借力。首次商圈党总支、商圈自管委联合会议便聚焦商圈发展目标,致力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道路治权移交、智慧商圈打造、政策宣传培训等工作提上日程、压茬推进。
“商圈和居住小区矛盾突出一直是我们社区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借助自管委力量,充分尊重业委会、住宅区业主和商圈业主意见,做好协调工作,最终达成共识,商圈治理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两路口社区党支部书记蒲宗强说。
借助党建引领之力,国酒城商圈正不断拓宽影响覆盖面,优化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商圈烟火气更足、人情味更浓,正朝着百亿商圈发展目标稳步前进。
2024年的暑假,14个来自北京、上海的孩子在贵阳进行了一场拥抱清凉夏日的深度体验。
水车不断转动,蝉鸣伴随着浓郁的稻香宣告着秋天谷物的丰收。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因紧邻“村BA”发源地台盘村,其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环境特点,被誉为“村BA”的后花园。
今年以来,贵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强化省外省内就业服务“一张网”建设。
开阳热电联产及配套项目是贵州省兴建的第一个集中供热项目,是为开阳工业园配套建设的省重点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