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健康商品质量,优化食品市场供给。近日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了促进健康消费发展的具体行动举措,并围绕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引导健康产业多元发展、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组织健康消费促进活动、宣传推广健康理念知识共十个方面提出重点举措。其中与食品饮料行业相关的举措包括:(1)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开展有机食品认证有效性抽查;强化餐饮营养健康工程建设,引导餐饮企业推广使用食养指南。(2)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深化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度改革,完善保健食品事前审评和事后评价机制,畅通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审查注册。鼓励企业加强工艺研发、产品创新、品质管控,着力发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加大保健食品、“一老一小”等领域价格违法打击力度。我们认为,本方案首先明确并强化了食品加工制造和餐饮领域营养健康无添加等概念,助力提升健康食品质量;二是优化了保健食品市场供给体系,有效促进保健品行业向产业化、健康化发展。
国内保健食品市场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犹在。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产量已从2015年的45.72万吨增长至73.0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03%;全国保健食品行业规模已从2015年的2398.5亿元增至415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1%,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对标发达国家,我国保健食品人均消费量及渗透率仍存在差距。伴随我国居民营养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以及各项鼓励政策助力,未来国内保健食品行业渗透率和人均消费量存在有提升空间。同时从国内保健品渠道变化来看,随着行业监管逐步完善,传统的直销和药店渠道份额有所收缩;电商渠道凭借其传播和交付效率快的优势,市场份额快速增长,2023年销售占比已经超50%,成为国内保健品第一大渠道。在此背景下,保健食品行业涌现出众多新兴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品牌。
政策推动下健康消费潜在需求提升,建议关注保健品板块投资机会。《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有助于推动保健食品行业向规范化、健康化发展,龙头保健品企业在研发生产、渠道布局及柔性供应链等方面具备优势,有望率先受益。我们建议关注保健品板块投资机会,维持食品饮料行业“标配”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新兴渠道和海外扩张不及预期;监管政策变化风险;食品安全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