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形容自己过去一年“受到了有组织、长时间连续抹黑和攻击”,“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和考验”。与之相应,公司营收同比仅微增0.5%到429亿元,净利润只涨了微弱的0.4%到121.2亿元。
农夫山泉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增长了8%至221.7亿元和62.4亿元,下半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207.3亿元和58.8亿元,出现了同比和环比的双降。
这是2020年以来,农夫山泉第一次没在年度营收上出现双位数增长。财报发布第二天,它股价下跌了8.3%。
舆论漩涡中的包装饮用水,营收同比下滑21.3%到160亿元,占营收比从23年的47.5%缩小到了37.2%,运营利润率从36%跌到了31%。
集团毛利率从59.5%降到了58.1%,原因是绿瓶纯净水上市时的促销活动,以及红瓶天然水卖不动带来的固定成本分摊。
存货从23年的31亿元增加到了24年的50亿元,库存周转天数从55天上升到了82.3天。农夫山泉称是因为“周期性农产品原料备货”,但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去年舆论对它的影响。
2024年,它的茶饮料业务同比增长32.3%到167.5亿元,营收占比39%。这个体量不仅第一次在集团内部超过包装饮用水,甚至也超过了华润饮料在2024年的总营收。
从21年到23年,它每年的营收增速都在50%以上,到了24年,茶饮料167.5亿的规模,已经是20年的5.4倍。
如今茶π声量渐小,但根据尼尔森零售数据,24年1-6月,东方树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90%。而农夫山泉茶饮料业务的运营利润率为45%,也就是说,东方树叶不只是它增长最快的生意,也是它最能赚钱的生意。
最新的风潮是营销号带出来的、有点“新中式养生”味儿的混搭喝法。如果你在网上搜“东方树叶减肥”或者“东方树叶掉秤”,会有很多声称能用东方树叶“N天瘦N斤”的秘诀,还有不少帖子安利着“魔改”配方,比如大餐前喝兑了咖啡的东方树叶能“管住嘴”,用东方树叶掺巴西莓粉能“去黄”,甚至用它加点蓝莓粉还能保护眼睛……十年前的“最难喝饮料”东方树叶,就这么有了自己的“东学”。
东方树叶也一直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比如春季限定产品龙井新茶,23年时7天卖了5万箱,24年上线当天售罄,甚至单瓶价格一度被炒到40元以上。它的900ml大瓶装,据说是精准拿捏了中年养生男人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有消费者告诉我们,900ml的青柑普洱已是他家的常备饮品,还有人每天上班在桌子上摆一瓶,“喝到底了,白天的饮水量也就够了”。
2023年5月时,东方树叶和三得利的CR2市场份额接近85%,到24年4-5月,这一数据变为超75%。
它的包装饮用水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4.5%,但营收相比23年却下滑了2.6%到121.2亿元,其中它的小规格瓶装水,营收从77亿元下滑到了70亿元,营收占比从57.1%掉到了52%。
农夫山泉去年推出的、一度把批发价打到了0.6-0.7元/550ml的绿瓶纯净水显然影响了同样是“绿瓶水”的怡宝。钟睒睒也在公开场合提到,农夫山泉的纯净水只做了550ml一个SKU,因为纯净水在口渴时临时买一两瓶没问题,“长期喝一定有问题”,并称自己控制绿瓶水的价格,就是为了告诉大家“纯净水只值那么多钱”。
泉阳泉、顺水山泉等水企,就纷纷在丹江口、长白山、圣水泉、泰顺等水源地的布局。24年的舆论风波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弱。去年年初爆发的负面舆情,表面上看是一群普通消费者放弃了农夫山泉红瓶水,实则更大的影响也许是企事业单位的年度订水。但如果以“年度”计算,它在25、26年的单位订水情况可能会随着舆情的消退迎来好转。
而在东方树叶的多元化验证成功后,农夫山泉也在准备自己的“第三曲线”。它在财报中特别提到了要继续“在农业合作建设领域持续深耕”,涉及项目包括赣南脐橙、新疆苹果等,这些都将成为它果汁业务的原材料。2024年,其果汁饮料营收同比增长15.6%到41亿,它的“农夫山泉17.5°”鲜榨橙汁也首次进了山姆会员店的渠道,后者因为渠道优势,曾带飞过“恩喜村”的瑞士卷和“朕宅”的预制菜。
农夫山泉“员工福利开支”中“工资及薪金“一项,同比减少了15.4%,缩水6.4亿元。